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,有两种方法:
(1)暴露前预防接种,即健康人被狂犬咬伤、抓伤之前,进行狂犬疫苗接种。对于常在野外工作人员、走村串户的乡村邮差、到疫区旅游者以及生活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群众,犬类繁养场的工作人员,都是合适的接种对象。按0天、7天、21天接种3针狂犬疫苗,每针1.0ml,可获1年以上的免疫力。
(2)暴露后预防接种,凡是被狂犬或其它动物咬伤、抓伤时,不分年龄、性别,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,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,再用碘酊消毒数次。然后及时全程足量的接种狂犬疫苗。一般在被咬伤者0天(第1天,当天)、3天(第4天,以下类推)、7天、14天、28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针,共5针。儿童用量相同。严重咬伤者(头面、颈、手指、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舔触粘膜者),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疫苗外,应于0天、3天注射加倍量,并于0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,用抗狂犬病血清(40IU/Kg)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(20IU/Kg),侵润注射咬伤局部和肌肉注射。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,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,再加强注射2~3剂疫苗。即在全程注射第15天、75天或第10天、20天、90天加强注射1针狂犬疫苗,总共注射9或10针狂犬疫苗。
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,被狂犬咬伤以后,因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,经过数月以后“没事”,便不需要用狂犬疫苗来预防狂犬病了。这是不对的。因为如果肯定是被狂犬咬伤的话,据统计大约有5%左右的狂犬病患者,潜伏期超过12个月。所以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被狂犬咬伤数月后的病人,应该进行上述的救治免疫接种程序。
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后,就对人体这次的犬伤产生免疫作用了。不是说其免疫时间只有一年(其实应该是半年)。这半年指的是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自机体产生抗体后,其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,这6个月是指在注射后6个月内如果再次被犬伤可以不用注射该疫苗。但如果是6个月后再次被犬伤,仍需全程足量注射该疫苗。 在注射狂犬疫苗期间,应忌酒,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,避免剧烈运动。 在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,如化验结果是阳性说明已产生抗体,亦说明注射疫苗有效。如果没有产生抗体,应加强注射一到两支疫苗,再验血,直至产生抗体为止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